【教师原创】教育,请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2016-7-27 16:18:00
第一、成立小班化的教育模式。
书中提到,成蹊小学创立者中村春二先生,他是对小林影响很大的校长,小林宗作的做法多有贯彻和沿袭他的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小学开始,每一个班级学生绝对不超过三十人。”巴学园全校不足50人,每节电车教室也就十几个人。小班化,才能确保老师能关注到每一个人,能有时间和精力同每个学生沟通和交流,也能更有效更直接的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特质,全面认识每个别具特色的生命个体。也只有因了这样的“材”,才能实施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有的学校一个班八九十个人,一周甚至一个月,有些学生都不曾与老师说过一句话。老师就算是有心,可也无力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是24小时不休息,也是无法把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一一掌握的。书中,小豆豆之所以能够把每个同学的特点和性格都记得很清楚,就是因为人少的缘故,如果有八九十人,还能如此吗?所以,现代教育,真正要实现“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必须要走小班化教学点路线。
二、自由学习,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书中提到巴学园的座位是不固定的,学生们可以因自己的喜好和 心情选择座位。上课前,老师只列出今天的学习计划,孩子们可以自己决定怎样学习,用什么方法学习。可以先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如果上午完成了学习任务,下午就散步、写生、采集标本、听老师说话、唱歌等等。这种相当自由的授课方式,表面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难免有些老师会觉得不现实,但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题,让孩子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我可以自己做主。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孩子们的潜质和特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顺应了孩子们好奇、爱钻研、不受约束的心理特征和渴望自由的独特天性,为培养孩子先天创造性的萌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摇篮。
课本知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是枯燥的,无味的,怎样让学习变 的有吸引力,让学生从内心愿意去学,是学习成效的关键。书中“提前完成学习计划,就可以……”这样的课程设计对学生来说,无疑比那些xx的物质奖励更有吸引力。所以他们就会竭尽所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完成学习任务。这才是最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方式。而且,去散步、写生、听老师说话、唱歌,更何尝不是一种有意义而又生动的第二课堂呢?
我越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的设计真的是精心精彩,美妙绝伦啊!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孩子个性化的教育。
三、教育者要多正面的引导。
作为老师对学生引导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一点一滴生活学习,处处言传身教。但我觉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心灵。我这里肤浅的谈两点感受。
首先,用足够的耐心去成就孩子的自信。对于孩子,大家都知道夸奖要多与批评,多用赏识教育法。对孩子多做出肯定的态度,鼓励的眼神和夸奖的语言,这就是对他们自信心建立的最好引导。比如,小林先生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甚至见了面就讲,就像是打招呼一样。还经常对高桥君说一句话:“你绝对能做到!”就是一直反复的讲这些简单的话,让巴学园的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就是如此,并坚信不移的直至终生。就像小林先生和小豆豆初次见面时那样,小林先生听了她足足四个小时的谈话,而且,一直保持专心听的样子,还会在小豆豆间歇时问:“还有呢?”非常有耐心的直到她把所有的话全部讲完。我觉得小林先生的做法对小豆豆日后的发展,并成为一名著名优秀主持人,一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还有吃饭前的谈话节目,有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不想说,小林先生并没有放弃,而是极富耐心的引导他,不厌其烦的一遍遍问:“然后呢?然后呢?……”直到孩子讲出一些话来,并给与鼓励和夸奖,让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的。这就是小林先生用极大的耐心去引导孩子们的自信心。并让孩子知道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要深信。
其次,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小林先生从不简单的认为孩子就是孩子,在他眼中,每个孩子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这也是我最敬佩他的原因之一。
小豆豆看到路上铺着一张报纸,很高兴,就从远处弹跳起来,飞快是挑到报纸上,结果却跳到厕所里,陷到胸口。诸如此类的事,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但小林先生绝对不会让学生请家长。都是在校长和学生之间解决。发生问题时,校长先生会耐心的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即便是孩子们找的借口,先生也会认真的听下去。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错,并知道错的时候,先生会说:“请为这件事道歉。”
还有一次,小豆豆把钱包掉进厕所里,她就自己去打捞。可是当她干的满头大汗,地面的污物堆起小山的时候,被校长看到了,一般来说,大人们看到小孩子这样做的话,肯定会说:“在干什么傻事呢!”或者说:“太危险了,快停下!”也只有小林先生会像朋友那样说:“找到了吗?”“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部都放回去啊!”这样说话,小豆豆会觉得校长先生不但没生气,还很信任我,把我当成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他是一个可以真心信赖的人。所以小豆豆就像先生说的那样,把一切都归置妥当了。当她干完这些事,小豆豆看到月光下,好像是什么美丽的东西在闪闪地发光,我想那一定是,小豆豆因为这件事而觉得,她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是个像校长一样值得信赖的人。小林先生就是这样尊重孩子的,他小心呵护着每个孩子的心灵和人格。
小林先生的夸奖,鼓励都是真诚的合时宜的,会给孩子们“我确实是那样”的感觉。他的引导是那样的贴切,实际上一点也不做作,总是那么的自然,不动声色,不露痕迹,“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着每个孩子的心灵。这让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越隐蔽,越能为受教育者所接受。这也正是巴学园式教育的高明之处吧!
四、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
一些先进的、正确的、积极的、超前的教育理念,像灯塔,为从事教育事业的我们指明了方向。一些可借鉴的,操作可行的实践经验,像路石,铺就了一条教育之路。当然,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部分人的事,不单是家长的事,不单是老师的事,它是全社会的事,是全人类的事。所以,只有理念,经验我们也办不好教育,这就还是需要社会上诸多机关团体的层层配合,共同学习,互相支持,抱有同样的目的,朝一个方向前进,要上轨道,系统化,制度化,大众化,国际化,这样才能铺就一条百年大计的康庄大道。
就拿最直接家校关系来说吧!学校,是教育的基地,巴学园无疑是一所相当水准的学校,家庭呢?如果这样好的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家庭做辅助,那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小豆豆真的很幸运,她不但遇到了一位好校长,而且还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妈妈。小豆豆上一年级就被退学的事,她妈妈一直没让她知道,妈妈怕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怕她产生自卑的心理,书中说,她二十岁以后妈妈才告诉她退学的事。而在此之前,妈妈只是说换一所学校读书。如果在当时,妈妈就很气愤,批评小豆豆并把实话告诉她的话,我相信小豆豆一定会非常沮丧,会感到自卑,也许我们就看不到日后那个活泼可爱,古灵精怪,自信满满的小豆豆了。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谎话连篇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诚实守信的孩子的,一个自卑胆小的孩子身后一定站着一个强势,咄咄逼人的家长。所以,家长的品行对孩子的教育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而,做好教育,也要求家长和学校对教育的理念保持相当的高度,并能达成共识,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要么怀疑和迷茫。比如,小豆豆捞钱包的那件事,小豆豆讲给妈妈听后,妈妈就马上回应说:“校长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啊!”这显然,妈妈能理解小林先生这样不同一般人做法的用意和教育者的思想高度。妈妈和小豆豆的感觉一样,小豆豆听到妈妈也夸奖校长先生,那么她就会越发觉得小林先生的可敬和更加的信赖。反之,如果妈妈理解不了先生的做法,甚至会想,看到小孩做那么危险的事情,居然都不制止,还让把东西放回原处,真是可恶至极,并对小豆豆说:“你的校长真是一个冷漠的不负责任的人!”这样以来,小豆豆会做何感想?他还会觉得小林先生是那样值得信赖而不怀疑吗?小孩很难判断是非对错的。这样小豆豆认识美好事物和接受一些道理时,就会抱有不信任、怀疑的态度,这就是教育中所走的弯路和打的折扣。可见,家长的话对没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是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还有些家长,老师让学生看绿灯过马路,家长却拉着孩子的手闯红灯。老师说学生,不能随地扔垃圾,家长却说,扔吧,孩子,反正没人看到。试想,这样南辕北辙的教育,能有什么效果?只能混淆视听,让孩子无所适从!等他到了明事理的年龄,习惯早已养成。
所以,教育要做好,老师要教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想让他们认可老师并能同老师的思想理念保持同步,就需要老师们多沟通,勤交流。我想老师要得到全社会的人的尊重,应该也包含这样的一层意思,老师也是全社会人的老师,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每个老师都要做到的。
当然,教育靠家校两者也是不能够成功的,至少不会是完整的长久的成功。要想做到永恒的长久的,就必须靠政策,制度,甚至于社会,国家和世界环境。
书中小林先生的教育梦想破裂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说家庭,学校是良好的教育土壤的话,那战争就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摧残了先生美好的教育梦想,我能体会到小林先生的那种失望,不甘和无助……假如没有战争,巴学园一直存在,并能得到政策的支持,发展至今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尽管如此,巴学园还是对它的那些学生们的一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对教育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策环境,中国现在的教育状况,如果只是学校在教改,教育制度不改革,那么素质教育也同样是没有明天的。如今新教育的出现,是素质教育推行的新起点,新契机,在全国范围内已是遍地开花,已成规模,并卓有成效。所以,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怎样更好的学习新教育,开展新教育,才是我们当下要完成的任务。
所以,对教育而言,虽然巴学园已经远去,尽管小豆豆写这本书时,我还没有出生,半个世纪过去了,站在今天的立场,面对今天的教育局面,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仍然是那样的让人警醒和意义深远。读完这一本书,我只想说小林先生的一段话: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展这些“优良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只要关乎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呵护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个性的基础之上。这应该是教育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只有抱有这样追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本文为老师投稿原创文章,原文章标题:《论尊重孩子个性化发展的教育》,作者:河南省滑县新区实验小学 赵美玲老师,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征稿通知】施展教师创作才华,如果你是一名写手,点击下方投稿链接,好文章即可分享!
http://mp.weixin.qq.com/sbiz=MzIxNzExOTY5Mw==&mid=2675477271&idx=2&sn=658e6d0
俱乐部最新动态更多>>
- ·报名啦!杂志铺首届“未来科学家”杯校园创意科普阅读大赛隆重推出!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刘子萱、孙凡迪同学作品选登《小学阅读指南》2019年11期!
- ·4.23世界读书日“阅读悦心,善行助人”杂志铺高校杂志义卖会--西华大学站圆满结束!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学生作品选登《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9年第16期!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杨骁蕴作品选登《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9年第15期!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苗智勇作品选登《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9年第15期!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邹妍卓作品选登《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9年第15期!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任思翰、李中灿、毛翼丰同学作品选登《红领巾·成长》2019年3月刊!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张一凡作品选登《疯狂作文素材控》2019年3月号!
- ·【贺】“未来作家杯”作文大赛——杜歆韵作品选登《疯狂作文初中版》2019年3-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