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圈资讯亲子育儿旅游摄影财经管理时尚潮流
您的位置:首页 > 杂志圈资讯 > 正文

【每日一读】有人说,给教师划师德红线就是要求广大一线教师15个放弃,您怎么看?

2016-10-29 11:09:00


    以下文章来自网络,作者认为,给教师划师德红线就是要求广大一线教师15个放弃,您同意此观点吗?欢迎您在文后留言进行自由探讨。

“用高压态势守住师德底线”,“中国教师告别铁饭碗,教师五年一注册” 。面对这样的消息,本人是诚惶诚恐的,因为“高压”“红线”这样的名词是大大的具有恐吓性的,我等胆小,便有些惶惶不可终日。看来想要保住手上这一份有些鸡肋的差事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就静下心好好的对“师德红线”进行了思考。一番的调查研究和佛祖坐菩提式静默的思考后。本人居然“顿悟”,发现完成师德指标并非难事,关键点莫过于“放弃”二字,做到“放弃”便算是成了。建议教育部就以“放弃”为指标划分“师德红线”,这样也就不会再有偏差了。

那么放弃哪些东西呢?各位看官,请听我一一道来。


放弃金钱

整个社会都是比较的金钱至上的,因为金钱就代表着人的价值。不过在“师德”的光晕下,教师行业的金钱观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相反的。其他行业自然是越有钱越好,只要钱多,可以无德或者少德,所谓“笑贫不笑娼”。教师行业却是“师德”至上,金钱至下的,金钱拥有的数量不是衡量教师成就的,还是衡量“腐败”程度的。一个教师越是富有,就越是说明了缺少“师德”,因为教师的收入是固定的,外快是没有的,副业是不被允许的,有偿家教是要一票否决的,所以钱从何来,自然是很有猫腻的。“穷且益坚”才是符合师德的。

所以,“师德红线”第一条,放弃金钱。建议教育部做教师财产调查,将收入高、财产多的教师,清除教师队伍去,保持师德的纯洁性。相对标准的做法是在一线城市有住房,二线城市超过一套住房的都应该给予直接的清除。


放弃生活

人就是要做自己,有生活。不过,这种全世界通用的思潮在中国教师这样的行当中是不可行的,因为我国教师的基本标准是“师德”至上的。所以我们不妨的提出教师行业内部的“德本主义”精神。主张教师追求精神的幸福,放弃物质和生活的追求,倡导个性的禁锢。教师要把自己从“人”的角色彻底转变为“德”的样子。

所以,“师德红线”的第二条划分就是,放弃生活。有自己生活的教师自然是不能达到“师德”标准的。建议教育部对教师的生活现状进行考评,把对现世的享受放在前位,懂得生活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


放弃社交

一个自然的人都是需要社交和向往社交的。不过,那只是一般自然人的社会需求,有着“师德”光晕的教师是不需要这些的。符合师德要求的教师是应该或者说必须放弃社交的。因为在社交中的绝大多数的规则是不符合师德要求的。

首先,现在的社交是要花钱的。符合师德的教师,刚才说了是不敢有钱的,于是,社交中教师买单的几率最小,于是社会就流传着“当老师就是酸”的至理名言。

其次,现在的社交是讲究人情往来的。简言之就是相互帮忙。教师能帮助他人的可能就只有身上这点所谓的学识,而往往是用于应考的学识。所以社交中,人们需要教师帮的忙基本上就是请老师补课了。而现在一家人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和你一个教师交往,只让教师帮一次忙真的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只要是朋友、亲戚有孩子的,还都是需要教师能够帮忙补习的。这下可好,教师是帮这个忙还是不帮呢?不帮,开罪了朋友。帮,失去了时间,还容易出现有偿家教的可能。因为别人拜托你补课,你不收东西怎么看得起朋友?

好了,所以说一个有师德的教师,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不要社交的好。放弃社交是师德红线的第三条标准。建议教育部给教师进行社会关系的考量。有社会关系,特别是社会关系复杂的教师,是可以清除教师队伍的,因为这不符合师德。



放弃娱乐

娱乐简单说,就是通过个人和群体而进行的一些让自己身心愉悦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在现在这样一个物质相对发达的时期是被相对推崇的。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表现就是娱乐的程度和档次。当然这只是针对社会的绝大多数产业和人群的。有着“师德”光晕的教师自然是不需要娱乐也是不应该有娱乐活动的。

因为,娱乐活动是分高雅和低俗两种主要类型的。高雅娱乐往往是要花钱的,比如高尔夫、“海天盛筵”式的名流派对等等,这种高档次的消费自然是和“金钱至下”的教师无关的;不怎么花钱的娱乐方式往往又是相对低俗的,比如麻将、牌九、扑克等等,这样的活动往往又会伴随“赌博”的可能,这自然也是有“师德”光晕的人们所不该进行的。当然了介于高雅和低俗的娱乐活动中还是有一些相对比较适中的形式,比如“广场舞”、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等等,这些娱乐方式本是教师很适合的娱乐形式,怎奈这也是教师规定学生要不参与或者少参与的,有“师德”光晕所笼罩的教师往往要做到“身正为范”。那么,最后的娱乐方式也就应该是放弃了。

所以,放弃娱乐是“师德”拥护者所应该遵守的第四条“师德红线”。也建议上级领导,多多考核和观察教师的娱乐方式和程度,常常进行娱乐活动和娱乐活动丰富的自然也是不符合“师德”要求的,自然的清除出教师队伍吧。


放弃享受

我们要放弃的一般享受,就是通过身体器官产生的享受的感觉。因为我们之前说过在“师德”光晕的照耀下,我们不需要生活和娱乐,那自然视觉、听觉、味觉等方面我们就不需要去享受什么了,当然也享受不了,因为物质的享受是要花银子的,我们“金钱至下”哦。

不过,在“师德”光晕下的教师是不在乎物质享受的,因为我们有更高级的精神享受,那就是“我有‘师德’,我骄傲!”这句话建议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天起床是念一遍。我是坚持的,所以,我骄傲!)

所以“师德红线”第五条,放弃享受。建议相关部门多多观察和了解教师的生活享乐的现状,存在物质享受的可以清除。


放弃休假

休假,一直是人们对教师最大的诟病之一。人们对教师休假存在一种对“富二代”般的感觉,就是“羡慕、嫉妒、恨”。当然在这样的眼光下,教师可就是“寂寞、孤单、冷”了。

漫长的寒暑假呀,特别是一个多月暑假,对于被“师德”光晕照耀的人群其实是一种监狱式的享受,“寂寞、孤单、冷”。每一天在家,独守空房,家人不在,朋友没有,工作时所没完成的家务就留在这个时间做,那种做家务的热情在短期就爆发了。每天的擦地、做饭、洗衣服,终于可以为家庭做点贡献了。有人会问“为啥不出去玩?”,弱弱的问声,“金钱至下”的“师德”者,出门旅游免费吗?

教师的寒暑假,不是主动的行为,是被动的作法。教师的工作对象的暂时性离开才出现了教师的假期,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但是这却让大家不满了。社会和大众的不满自然是我们的过错,那就需要改进。于是教育的主管部门就有了更加英明的理论上的提升“教师的假期不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进行自我充电和升值的!

于是寒暑假成为了新的一轮的培训和学习的集中时间,在“师德”光晕的照耀下,我们又一次的“骄傲”了。这个社会上怎么就会有我们这样一个连“休假”都这么有意义的产业呢?骄傲!

所以“师德红线”第六条,放弃休假。具体做法是,能不放假就不放,放假也不出去玩,在家做好家务事,当然培训不能忘。建议相关部门考察教师的休假情况,每年出门旅游次数超过三次的,可以清除。


放弃家庭

首先,家是第二个工作场所。真正的“师德”者是高工作量强度的,满课时加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不算其他事务),在校时间是不可能完成所有工作的。所以批改作业这样的事情只能带回家做。当然有人质疑“教师布置的作业都让家长批改了”,很好,所以你说的那只是教师,不是“师德”者。师德者在家就是要继续工作的,备课、批改作业、写一系列的计划、总结和报告,写论文、做课题,完成网络培训。这些事情都是要在家完成的。

其次,家是拖累。高工作量的“师德”者回到家,一地的家务是身体的拖累。父母、老婆、孩子的无理要求更是精神上的拖累。父母年老,身体不爽要看病;老婆看家里的装潢已经过时,要重装;就连不懂事的孩子也来凑热闹,要换新书包。这精神的压抑呀,你们当“师德”者是贪官?哪来的银子完成你们的奢靡享受?逼着我去苦些外快钱,有偿家教一票否决呀。所以在“师德”者家庭里,所有的物质要求一票否决!精神上的慰藉是可以的,做“师德”者的家人,你骄傲!

我区一位师德标兵就曾经向我们介绍过她的经历,她最为骄傲的一项经历就是,在自己婆婆病危时自己坚持没到医院,而是在学校给学生做考试的动员和答疑!做到如此为校忘家的,是绝对的师德标兵。这位病危的婆婆更应该为有这样的儿媳妇深感骄傲!

所以,“师德红线”的第七条可以是放弃家庭。建议相关部门一年一查,凡是在某地区有教师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和谐家庭”等称号的,可以肯定不是虚假的就是违规的,因为“师德”者的家庭就不应该和谐。建议一票否绝。




放弃情绪

在工作场所,“师德”者的内心情绪和外在情绪截然不同,内在是多样的,外在表现却是单一的“喜”和“乐”。学生出成绩,我们心里笑,脸上也是笑;学生犯错误,我们心里忧,脸上还是笑;领导批评,我们心里难过,脸上是笑;领导下任务,我们心里是愁,脸上还是笑;家长提要求,告诉你该怎么教育孩子,我们心中不认同,嘴里说是,脸上是笑;家长辱骂,我们心里委屈,嘴不敢回,脸上依然是笑。要捐款,囊中羞涩,心里是痛,出手却大方,脸上带着笑。总之,“师德”者在工作就是“乐”,脸上都是笑

那师德者除了“喜”和“乐”的情绪到了哪里?当然是家,怒、哀、苦、愁都在家里发泄,对老婆怒、爹妈哀、孩子愁、自己苦。学会打老婆,和打孩子有时是“师德”者的必修课。毕竟打自己家的,不犯法、不违规呀。

所以“师德红线”第八条,放弃情绪。建议相关部门定期给教师照相,笑的不开心的,一票否决。不会笑的老师肯定是达不到师德的要求的。


放弃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教师向来就不是一个“个体”自然不能存在“个性”,有的只用“共性”。比如有官员贪污,那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党内个别腐败分子”;官员包二奶、财产过亿、有房产数十处那都是个人的行为,这就是个性!但是教师却不是,某校长猥亵女生,某教师有偿家教、某某教师殴打学生等等那都是“教师”的集体和行业行为,是教师道德下降的重要论据,是教师素质低下的重大表现。就连有一天我和几个同事在小吃部吃了一次面,也听有客人说“老师是有钱,天天出来吃饭!”想来是前两天是有不同的教师出现在这里出现的,于是就是教师天天出门吃饭了

所以教师是群体的,不是个体。于是教师就不能有个性,都是共性。于是“师德红线”的第九条是放弃个性。建议主管部门展开教师的个性调查,自称有个性的教师,可以清除出教师队伍了。不然他的个性又成为共性了。要是再有哪个教师喜欢同性恋,那么教师队伍的素质就又要下滑咯。


放弃自由

当然现今的人们也都是在追求着自由和平等,人们在不同渠道的表达自己这就是追求自由的表现。网络的出现更为自由、平等添了一把火,博客、微博等等都是人们适时、自由、平等表达自己的表现。

过,追求自由和平等这样的一件事情对于“师德”光环照耀下的我们是不屑一顾的,有时也是不敢一顾。比如,师德者是不能自由发表观点的,你的观点是必须和国家与政策一致的;师德者也是不能随便请假的,因为工作性质,随便的踏课,很难在之后的课程中弥补;师德者更不能以自由的心态和喜好看待学生,这是违规的。等等。

所以追求自由和平等是师德者要放弃的,这也是“师德红线”的第十条。建议主管部门把有自由思想和行为的教师踢出教师队伍去!


放弃正义

正义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东西,这种情感可能是从看《水浒传》和《白眉大侠》开始的吧。一想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路不平有人踩”、“除恶惩奸”的豪情,那时是想着都会失眠的。后来发现最过瘾的是刘欢老师的好汉歌“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更是对中国自古以来的侠义精神的完美诠释。

不过以上的正义,对于我们“师德”者来说是想也不能想,念也不能念,做就更是不能做的事情了。因为,大家在路上遇到一个贼欺负老太太,你冲上前去“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制服歹徒,你会获得大家的赞许,甚至还会有一个“见义勇为”的牌匾或者锦旗。但是作为师德者这样做是不行的,校园里里看到一个小恶霸,欺负一个小姑娘,甚至是扒去她裤子和裙子时,教师冲上前去“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好了,由于你动手殴打学生,你就一票否决了。甚至你出言制止(当然要制止肯定要大声),你吓着行凶的孩子了,你就属于“辱骂和恐吓学生”一样是要一票否决的,这时你如果想上诉,你是会受到行凶孩子家长殴打、教育主管部门的批评、社会的谴责、医院的账单(被你碰到和吓到的孩子是要去看病的)、老婆的唠叨等等你依然需要笑容面对的事情的。因为“孩子都是善良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遇到校园小恶霸,师德者的作法是敬而远之、视而不见或者同流合污,当然你更应该向前一步,拍拍小恶霸的肩头轻轻的面带笑容的用发自内心的甜美语调说“孩子,这样做可是不对的哦,小心自己受伤呢!”然后有爱怜的眼神看着他,帮他拍去身上的灰尘,希望你这无比怜惜的作法让他“幡然悔悟”,用你的善良让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在师德者面前,千万是不能有正义的,有时候有正义是会要人命的呀。于是放弃正义,是“师德红线”的第十一条指标。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把有正义感的教师早点请出教师队伍。新教师招聘时更不能把有“梁山好汉”品质的人纳入我们纯洁的队伍。


放弃公平

市场经济的今天,公平公正在很多场合都有体现。比如,菜市场就有“公平秤”,房屋拆迁的宣传也是“人人公平,早拆迁的不吃亏”等等,这也正说明了公平公正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内涵了。

不过,这样的一条,依然不属于教师。在“师德”光晕照耀下的教师是不在乎享受公平公正,也不会实行公平公正的。

中国教师是一个群体,这个巨大的群体有1442万人,比当今世界的大多数国家的人口都多,这样一个群体有一个巨大的特点:论坏事,一个人的错,1442万人一起承担,比如这次的校长猥亵幼女事件,1442万人一起顶“禽兽”的骂名(这事女教师要好一点);论好事,做一万件都只是应该的,因为咱们是顶着“师德”光环的。所以进了这么个团体,就不要想有公平公正的对待呢。但是我们的心里是痛快和高兴的,因为有“师德”,我骄傲!

当然,中国的教师也是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他人的,特别是学生。教师是不能公平公正的把时间花在所有学生身上的。在现今不能打骂和体罚甚至变相体罚的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后进生的时间和成本大大的增加,于是大家不厌其烦的慢慢轻柔的去安慰和转化后进生,虽然效果不佳但是都在坚持。于是留给优生和中等生的时间和关注度就少了。如果花一样的时间和精力在每一个的身上就不可能达到教育效果,于是进退两难,无公平公正可言了

所以一个师德者是不谈公平公正的,“师德红线”的第十二条就是放弃公平。建议相关部门把有公平意识的教师清除。


放弃健康

生理方面,关于运动和健身,理论上对于教师好像是可行的,不过现实中普通教师可能能够做到,师德者却是未必。师德者,往往是满工作量的,这样的教师往往是要求学生在校,教师就得在校的,往往是早上6:40进校门,下午5:40才离开,再加上路上的时间,一个师德者在校时间基本是近12小时的。那么在校时,师德者是不方便运动的,因为那是工作时间,回家后又没有什么时间充分运动。

再说心理方面,现在的教师压力还是很大的,师德者便更加是如此了。来自教育制度,上级任务,高考、中考等考试,学生难教,家长难沟通,社会要求高地位又低,经济状况不佳等等压力无限。而师德者的情绪调控也存在问题,师德者在学校只保留“喜”“乐”情绪,压抑其他情绪。时间长了,师德者的心理状态不正常就变得普遍了。所以有人常说“老师变态”,这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心理正常的老师真不一定是好老师,因为师德者就不该正常。

所以,健康对于师德而言是对立的,于是“师德红线”的第十三条是放弃健康。建议相关部门定期给教师做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调查,工作达到五年的教师如没有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必然不是符合师德的要求的,可以清除。


放弃生命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是爱“命”之人。不过师德者却是除外的。“师德”在于中国教师就如同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术。有了“师德”,教师就不再畏死,这个世界最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师德”光柱的照耀下不再可怕,所以有“师德”庇护的教师都如同有了护体神功。能够勇敢的站在危险的第一线,笑着面对死亡。

当然,有的人是不满意这样的一套的,比如“范跑跑”,他不觉得“师德”能给他刀枪不入的本领,于是他走了,同时他也出名了,因为社会怎么能容忍会跑不会死的教师呢。

所以,“师德红线”的第十四条是放弃生命,勇于死亡,没有这样的觉悟是不应该进这个充斥光芒的群体的。建议相关部门排查出现过灾难的地区和学校,比如有火灾、地震的出现过,出现了学生死亡,教师还活着的,这样的教师更是应该一票否决的!


放弃牢骚

写完上面的十四条,我还对照了一次,心中窃笑。我个人是符合以上各种条款的,所以我真是一个师德者。不过细想又似乎不对,哪不对呢?发现是写作的语气,里面好像有一点牢骚的味道。

教师是不应该发牢骚的,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春蚕”是“红烛”,是帽子戴的最高的人群。怎么还能有牢骚和怨言呢。满足吧!

所以,“师德红线”最后一条是放弃牢骚。建议所有教师在网络上实名注册,有敢于牢骚者一票否决!

老师吧,放弃吧,放弃一切,为了师德。不过有一项东西不能放弃,就是对“师德”的信念和理想!




来源:教师俱乐





合作品牌

关于我们 | 市场合作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杂志铺版权所有 蜀ICP备13011050号-8